美丽的七夕情人节也有前世今生 - 文化传承

编辑:听风道古今

年代:上古时期至现在

类别:文化传承

背景:华夏传统节日

摘要: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起源于上古时期,在西汉得以普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在历史的长河中,七夕节的众多民俗逐渐演变,有增加的,有消失的。这个节日也影响了亚洲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也在2006年5月20日将七夕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12日

美丽的七夕情人节也有前世今生 - 文化传承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宫怨诗《秋夕》,描写的是:一名孤单的宫女在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的用扇子扑打着萤火虫,排遣心中的寂寞。主要反应的是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自古以来七夕节在中国都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七夕节起源于上古,普及在西汉,鼎盛于宋朝。今天就由“听风道古今”给大家娓娓道来。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七夕的由来最早可追溯至远古时期

《春秋命历序》中记载:“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这里的“牵牛”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二宿“牛宿”,牛宿有星六颗,其中河鼓二就是牛郎星。

牛郎星织女星

华夏民族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远古时期的先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的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做了一一对应,中国的星象占测就起源于此。牛宿中的六颗星都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色,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这头“牛”的南边有九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九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织女”三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人们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礼记·月令》:“日在毕,昬翼中,旦婺女中。”《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这里的“婺女”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女宿”,女宿有星四颗,又称须女,织女,务女。

“牵牛婺女”最初的含义是粤地用以作天文星区对应地理分野的“分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佢诞辰。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在先秦时期有了萌芽

周朝《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大东》中记载:“……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只见那三足鼎立的织女星,整日整夜七次移位运转。虽然一天一夜七移运转,终归不能织成美丽的文章。再看那颗明亮亮的牵牛星,也不能像人间真牛拉车一样。

织女

早期,对与牛郎织女的文献记录仅限于星象,或者说是一种隐喻的联想,并没有任何的故事情节,只是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存在。随着华夏民族文学系统的逐渐丰满,《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慢慢形成。《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并列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后来的大多数人认为,《诗经》中关于织女牵牛的记载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萌芽和胚胎。

两汉时期的《牛郎织女》有了雏形

东汉文学家班固的《两都赋》中说:“……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在汉宫中的昆明池旁边,有牵牛、织女两座石像。这是最早的牛郎织女作为人物出现的记载。

牛郎织女

昆明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鱼斗路,始建于西汉汉武帝元狩三年。昆明池的开凿,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加深“灵沼”,并将其扩大以象滇池。昆明池东岸有牵牛的石像,西岸有织女石像,均由火成岩雕琢而成。昆明池以及两岸的石像分别对应天上的银河、牵牛星和织女星。从此以后,牵牛星和织女星便有了人物形象,这也是后来《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

《牛郎织女》的故事框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确定

明朝冯应京的《月令广义·七月令》中引用南朝梁殷芸的《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kūn),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天河的东边住着织女,是天帝的女儿(注意:天帝不是玉皇大帝,天帝是上古传说中的帝俊或五天帝之一)。她年年在织布机上劳作,织出锦绣天衣,自己都没有空闲打扮容貌。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准许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纺织的工作。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喜鹊的头顶突然秃去。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喜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走过去,所以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鹊桥相会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广大劳动人民以及历代的文学作家对牛郎织女的故事不断“添油加醋”,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七夕节与中国情人节的渊源

七夕节在古代,甚至是新中国成立之前都不是所谓的“中国情人节”,而是中华民族的祈福节、祭祀节。古代的劳动人民在七夕这天,会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有诗为证:《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

古代的七夕节当天主要以未婚女性为主题,她们会比赛穿针、结彩线,谁穿的越多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巧指的是纺织技艺)越多。这种活动也叫“赛巧”,反应了古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农耕时代步入工业时代,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对于传统的技艺和习俗逐渐淡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爱情更高层面的追求。而西方国家的“情人节”来到中国,被许多的商家利用在产品营销上,影响着中国人的爱情观。同样还有许多的商家为了更好的营销产品,对中国的“七夕节”与爱情就要“买买买送送送”关联到一起,再加上媒体的联合炒作报道,“消费爱情”便由此而生。加上西方情人节观念的逐渐深入,七夕节逐渐的演变成了“中国情人节”。近年来网络上制造的“光棍节”,又称“双十一”,甚至还制造了“双十二”都是“消费爱情”的“节日”。

七夕节风俗习惯的演变过程

先秦时期七夕节的风俗

先秦时期的人们对于数字是非常崇拜的,主要是受到伏羲八卦以及星象占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历法中,有重日为节的习俗。比如:正月初一是春节,“一”表示万物起始之意;二月二是龙抬头也叫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三月三是上巳节,时至今日在这天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都会到皇帝故里寻根拜祖;五月单五端午节;六月初六天贶【kuàng】节;七月初七七夕节;九九重阳节。

祈福

在先秦时期人们将织女星周围的几颗星连起来,发现织女星非常想织布用的梭子,是编织云彩、纺织绫罗绸缎的象征(那个时候人们的纺织技艺并不成熟)。在当时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当天主要的活动有祈福许愿、乞求巧艺、起到姻缘、保护小孩平安。

秦汉后期的七夕节风俗

由于先秦时期的生产力以及交通并不发达,各地对于七夕的民俗也有一定的差异。而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经济以及文化的交流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对于节日习俗的传播及融合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七夕节的习俗也在传播过程中得到了延伸及“丰满”。

斗巧

到了南北朝时期,七夕节的风俗习惯基本定型,主要包括:香桥会、接露水、拜七姐、斗巧(由乞巧演变成了斗巧)、乞求姻缘、游七姐水、种生求子、储七夕水、为牛庆生、七巧贡案、迎仙、拜神、拜牛郎、拜魁星、拜床母、染指甲、七夕观星、听悄悄话、净水视影、结红头绳、姑娘洗发、晒书晒衣、结扎巧姑、玩磨喝乐。

现代的七夕节

如今的七夕节基本就是“买买买送送送”,很少能找到传统的风俗色彩了,只有少数的偏远山区以及部分少数民族保留着七夕节的传统习俗。

七夕节各种习俗的介绍

拜七姐

拜七姐的习俗多出现于广东,在闽台地区叫“拜七娘妈”。宋代刘克庄曾有诗曰:“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在节日到来之前,无论贫富之家,姑娘们都会梳妆打扮,点上香烛,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或组织大家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

斗巧

斗巧主要包括穿针乞巧、对月穿针、喜蛛应巧、投针验巧、输巧、兰夜斗巧。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对月穿针,是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说的是:七月七日当天,宫廷及富贵人家的女子们捉一种红色蜘蛛,存放在首饰盒或其他器皿中,到第二天早上打开;如果蜘蛛网结的比较密集,预示着她未来会更加心灵手巧。如果蜘蛛网稀疏,则表示她没有那么心灵手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所谓投针验巧,即是在七月初六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原来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兰夜斗巧,是一种游戏。七月旧时称为“兰月”,而七月初七即七夕这天晚上又叫作兰夜。将五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女性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

乞求姻缘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即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七夕夜晚对着星空向织女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游七姐水

民间传说七夕节天上的七位仙女会下凡到河流中洗澡,这时的河水因沾了仙气,人们洗了不但会带来桃花运,还可以预防疾病。在广西百色、靖西等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的水是非常圣洁干净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驱邪避病,又能使其爱情美满、生活幸福。这个习俗和当地七仙女下凡洗澡的传说有关。

七夕观星

七夕观星

初秋时节,晚间九点左右,亮度为零星等的织女星首先出现在天顶附近,随后,在其偏南方向亮度为1星等的牛郎星升起。在两颗星的中间隔着一条横贯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即银河),其中牛郎在河东、织女在河西,它们深情相望,充满诗情画意。织女星的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组成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就是神话传说中织女编织的美丽云霞和彩虹的梭子。牛郎星是颗微黄色的亮星,在它两边的两颗小星叫扁担星,传说中是牛郎挑着一对儿女。

应节食品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一个“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独特之处,表达出了人们追求心灵手巧、合家安康、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

巧果: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乞巧果子”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七夕晚上人们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围坐,品尝做“巧果”人的手艺。现在这种习俗在许多地方都已经不流传了,“乞巧果子”这种传统食品,也演变成多种花色糕点。 巧果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巧果

酥糖:在我国一些地方的糕点铺,这一天还要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巧巧饭:在我国山东,这一天要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瓜果: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节日影响

受汉文化影响日本人也有过七夕节的传统,他们称“七夕祭”。日本的“七夕节”源自中国,据称在奈良时代传入。奈良时代中期开始,日本宫廷和上流社会模仿唐宫,七夕祭、穿针乞巧和七夕诗会蔚然成风。延续了“乞巧”的风俗与习惯,但是与爱情无关。七夕节原本是阴历七月初七,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废除了农历,所以日本的七夕节,是每年阳历7月7日。

日本的七夕节

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七夕原来是中国的习俗,后传到了朝鲜半岛,恭愍王(高丽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牵牛(牛郎)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给百官们。

在越南,七夕的庆祝主体是华人,七夕有个别称——“牛公牛婆日”。这一天,人们会到寺庙许愿。胡志明市华人拜祭七夕所用的贡品以中国南方地区习俗为主,主要有:菱角、棋子饼、金钱饼、花生等,还有“禾秧”和一个“七姐盘”这两种与“牛郎织女”传说息息相关的贡品。参与活动的年轻人还把自己对爱情的期望写在一张字条上,拜祭时许愿,希望自己将来有个幸福的家庭。

传统文化的保护及传承意义

七夕节起源于上古时期,在西汉得以普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在历史的长河中,七夕节的众多民俗逐渐演变,有增加的,有消失的。这个节日也影响了亚洲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也在2006年5月20日将七夕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鹊桥会

时至今日,对于各种民俗习惯的传承虽然已经很少了,但“听风道古今”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有深入的了解及认识,毕竟这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更是缅怀上古时期华夏先人的一种方式方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