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 - 民间传说

编辑:听风

年代:魏晋南北朝

类别:民间传说

背景:牵牛星与织女星

简介: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他们坚贞的爱情故事被后世久久传颂。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13日

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 - 民间传说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牛郎织女的传说一

相传,在天河的东边住着一位美丽的少女,她是天帝(天帝不是玉皇大帝,二十上古传说中的帝俊或五天帝之一)的女儿,因其心灵手巧,善于纺织,天帝安排她在天河的东边纺织天衣。而在天河的西边住着牵牛郎,他主要负责天田的耕作,和水利灌溉工作。此时的他们两个人并不认识,都非常的敬业,专心的做自己的工作,因此也得到了天帝的赏识。

织女

偶然的一天,天帝见织女整天都忙于纺织,没有过多的时间梳妆打扮自己,可怜她一个人独自生活,于是安排织女嫁给河对岸勤勤恳恳工作的牵牛郎。织女与牵牛郎一见钟情,相亲相爱,不久后,两人生下了一儿一女,生活甚是美满。可是,两人尝到了爱情的甜美后,竟然荒废了自己本职的工作,以至于天帝大怒,便责令织女回到天河东岸织布。

天河上常年大雾弥漫,根本看不清对面,而天帝会在每年入秋的第七天,将天河上的大雾驱散,准许织女和牵牛郎隔河向往,一诉相思之苦。久而久之,天上的喜鹊被织女和牵牛郎忠贞的爱情所感动,便在他们相见的那天飞到天河上空,用身体搭建出来一座桥梁,让织女与牵牛郎从他们头顶走过去相见。这座由喜鹊搭建的桥被凡间的人们称为鹊桥,织女与牛郎相会的情景叫鹊桥相会,久而久之,喜鹊头顶的毛都被踩秃了。

据说每年的七夕,人间的喜鹊就会变少,因为它们都飞上天去搭桥了。而且,七夕一过,喜鹊头上的毛都会掉落,就是因为七夕去搭桥的缘故。又说七夕当天晚上一定会下雨,这是牛郎、织女重逢后喜极而泣的泪水。

鹊桥相会

以上说法源自《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说》中的内容: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kūn),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牛郎织女的传说二

相传,织女是斗牛宫中排行第七的仙女,是玉帝的女婿张天君的女儿,因排行第七,有人也叫她张七姐,是玉帝的外孙女。而玉帝身边有一位金童,一次宴会上调戏织女,被玉帝发现,要将他斩首。经过太上老君求情,死罪已免活罪难逃,将金童贬至凡间。金童在牛家庄牛员外家出生,七岁时父母双亡,借住在哥哥家里,但经常遭到大嫂的虐待。太白金星见此情形,便奏明玉皇大帝,命金牛星下凡,变成牛身,陪伴在金童左右。后来,大嫂要毒死金童,幸好被金童的哥哥发现才免遭毒手,为了防止金童再遭毒手,决定分家,金童带着牛独自生活,人称牛郎。

后来的某一天晚上,织女和其他仙女下凡嬉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得知情况后告诉牛郎(金童):织女下凡了,如果在天亮之前她们回不去天庭,就只能留在凡间。于是牛郎跑到河边,将织女的衣服悄悄拿走,等仙女们洗完澡准备返回天庭时,织女发现自己的衣服不见了,只能留在凡间。牛郎非常识趣的与织女邂逅,后来他们非常谈得来,织女便嫁给了牛郎,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不久剩下一儿一女,生活美满幸福。

牛郎追织女

不料玉帝查知此事后拍案而起,令王母娘娘将织女押解至天庭受审。老牛不忍牛郎与织女妻离子散,于是断腿化飞船,让牛郎带着儿女乘船追赶。追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见此情形,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中划出一条波涛汹涌的银河,阻断了牛郎继续追赶,牛郎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

后来,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了一座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和织女在天河上相会。玉帝见此无奈,只好准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每年的这一天玉帝就会画出一座天桥,名曰鹊桥,让牛郎带着儿女渡河相会,喜鹊也会相伴左右。

关于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传说在各地有所差异,但整体的爱情事迹,以及人物关系基本不变。中心思想都是表达人们对美好姻缘的向往追求,以及在古时候人们对各种技艺的更高追求(纺织与耕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