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的前世今生 - 九天仙神
元始天尊的名号
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元始祖、原始天尊、玉清元始天尊、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太上盘古氏天道元始天尊、主宰天界之祖。
关于元始天尊的名称,因其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故名“元始”。《易经》中“元、亨、利、贞”的“元”指的就是原始、元气,引义为大、善,代表仁,说的是具有万物创始的伟大天元。《初学记》卷二三引《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说:“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
元始天尊的地位非常高,可能是因为道教将元始天尊奉为至尊,且流传最广的《封神演绎》神话小说中也将元始天尊的地位推的非常高,故此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常高。但是有关元始天尊的记载却比太上老君要晚,且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这可能也是在小说中提到的“鸿钧老祖”三位徒弟元始天尊是二弟子的原因,道德天尊是大弟子,道德天尊对应的就是太上老君、老子。这里简单提一下,在小说体系中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都是鸿钧老祖的徒弟,而道教中的“三清”上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太清灵宝天尊,是老子“一气化三清”化出来的,与鸿钧老祖的三位徒弟不能等同。
元始天尊的来历
典籍中的记载可以得知,元始天尊在太元(即是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称他为元始。《封神演义》小说中曾这样写:当截教通天教主摆下诛仙剑阵时,就曾邀请元始天尊入阵破阵,而原始天尊对通天教主说道:“混沌未开之时,贫道曾以盘古巨身开天辟地,汝这小小诛仙阵岂放光华”。元始天尊在每次混沌初开的时候便会出现,用玄妙的天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称他为天尊。据传,天地混沌未开之时,元始天尊以盘古巨身开天辟地,所以盘古就是元始天尊的前身。
还有一种说法,大家都知道,《封神演义》中说“三清”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都是鸿钧老祖的徒弟,分别是大徒弟、二徒弟、三徒弟,而鸿钧老祖是比元始天尊他们更早更神秘道航更深的存在,能创造三界的存在。据说在鸿钧老祖收他们三个为徒之前,鸿钧老祖只收了盘古为徒(天地未开之时只有盘古),而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为了避免天地再次合一,便头顶天脚踏地,天地每天增厚一仗,盘古每天长高一仗,不知道经历多少万年,天地终于不在合一,而盘古也因此累倒下了。鸿钧老祖见此情形,顿觉不爽,我堂堂鸿钧老祖,创造三界的存在,竟然让徒弟累死了,这说不过去。所以,捻指一挥,将盘古的精气化成了三人,这三人便是后来的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鸿钧老祖收他们为徒,将玄清气传给三位徒弟。而三位徒弟天分也非常高,推陈出新,分别修炼出了太玄清气、玉玄清气、上玄清气,这便是后来的“三清”。其中玉玄清气最为厉害,且在后世的传教过程中影响非常大,所以不管是道教还是民间,“三清”中都以玉玄清气为尊,即玉清元始天尊。从这里看,通天教主就是上清灵宝天尊。
元始天尊的地位
首先,元始天尊在道教的地位是最高的,没有之一。在《历代神仙通鉴》中称他是主持天界之祖,为众仙之祖,地位极高。另外,从道教神像的画像和摆放位置不难看出,元始天尊居中,道德天尊居左,灵宝天尊居右,《真灵位业图》中亦是如此。
他的地位虽然高,但是出现却比太上老君(太清道德天尊)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太平经》《想尔注》等均无记载。根据道书的记载:最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并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圣母所牿。”此时,还只有始天王的称呼。此时,也只有始天王的称呼。直到南朝时,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才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第一阶中位神为“上台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称“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但是书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隋书·经籍志四》始喊予元始天尊以诸神特性,称他“生于太元之先”。认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问相距经四十亿万载,所度皆诸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及诸仙官”。隋代道士为天尊取名为“乐静信”。隋唐之时,遂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地位而掀起的说法。表明道教信徒对元始天尊的信仰。
元始天尊在民间的地位相比另外两位“天尊”也是最高的,这主要受《封神演义》和历代神话小说的影响比较深,其次是道教的影响。佛教在中国影响还没有那么大的时候,信仰本土教派道教的人很多,对于三清的尊敬和供奉那也是极具虔诚之心和道法之心的。古代,很多的帝王都会让道观的道士为他们炼仙丹,以求得不死之身,保长生不老之效。
还有一些说道教以老子(道德天尊)为尊的,毕竟是老子一气化三清化出来的“三清”。这个说法也没错,这跟道教的发展过程有关系,道教起源是东汉末年张道陵所创建的五斗米教,在那个时候,五斗米教是信奉道家学说的开创者老子为自己的最高神,并将其信奉为“太上老君”,而这个时候还没有三清的说法。与此同时,其他的一些道教也陆陆续续的开始成立,不过不同的教派所信奉的最高神也有所差异。在后来的整个道教中也分出了很多教派,耳熟能详的比如:青城派、华山派、武当派、全真教等等还有很多,这些派系中尊奉的最高神不同。
元始天尊的关系网
元始天尊的师傅鸿钧老祖(鸿钧道人)
古典神话小说名著《封神演义》中写的很清楚,虽然在整部《封神演义》中只出现了一次。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的恩怨让人间生灵涂炭,鸿钧老祖作为师傅出来调解。出场的气势非常强大,祥云万道,瑞气千条,异香袭袭,且有通天教主引路,哪吒都看傻了。元始天尊出现的时候,也不过是:“半空中仙乐齐鸣,异香缥缈。”与其师傅鸿钧老祖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书中还载通天败走之后遇到鸿钧之前,有过话说:“不如重立地水火风换过世界,不过这事还得秉过老师(鸿钧道人)”。
元始天尊的师叔混鲲祖师、女娲娘娘、陆压道人
元始天尊有师叔这件事主要源自现代网络小说《创始元灵》。宇宙诞生之初,有一元灵,灵窍初开,渐具神智。此时西昆仑有一宇宙之初的造化神器。这元灵无意中得此神器,经过不知几世修行,元灵功德圆满,道法得成。这便是万物始祖,称“创始元灵”。此时,它将这造化神器的无上灵力,分别赐予另外四个形象各异、灵窍初开的生灵,使之各修一门。老大鸿钧老祖,修“玄清气”,老二混鲲祖师,修“玄灵气”,老三女娲娘娘,修“玄空气”,老四陆压道君,修“玄明气”,合之则为“清灵空明”。(有人可能会说,现代的网络小说没必要作为依据。听风想说的是,也许,只是也许,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千年后的人们已经看不懂更早的“半文言文”小说《封神演义》了,但是能看懂白话文的《创始元灵》,就像现在的我们看不懂《山海经》,能看懂《封神演义》一样,那是不是《创始元灵》就是他们的依据了?小说本身就是一种茶余饭后的闲谈,不必较真儿。)
根据《创始元灵》中的说法,元始天尊的师爷就是“创始元灵”了。
元始天尊的同门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灵宝天尊(通天教主)、镇元子(镇元大仙)
元始天尊的同门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很好理解,《封神演义》中描写的非常清晰,道德天尊是大师兄,通天教主是三师弟,元始天尊排行老二。镇元子怎么是元始天尊的同门呢?且看《西游记》中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描写如下。
……三藏离鞍下马,又见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长老道:"徒弟,真个是一座观宇。"沙僧道:"师父,观此景鲜明,观里必有好人居住。我们进去看看,若行满东回,此间也是一景。"行者道:"说得好。"遂都一齐进去,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行者笑道:"这道士说大话唬人。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在那太上老君门首,也不曾见有此话说。"……
此处可见一斑,要知道在神话小说中,描写大佬人物的时候,上下级分的是非常清楚的。
……唐僧回头道: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是家师父谄佞出来的。"三藏道:"何为谄佞?"童子道:"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敢说“三清”是朋友的人,辈分可想而知。且镇元子只敬天,不敬地,这份霸气谁堪当。有种说法是,镇元子乃是鸿钧老祖收的一个徒弟,当时的镇元子并不叫镇元子,甚至是无名无姓,跟孙悟空拜菩提祖师一样。而鸿钧老祖觉得镇元子的天分并不高,所以就没有正式收他为徒,命他看管人参果树。当时镇元子还不乐意,鸿钧老祖悄悄的告诉他:“这人参果树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这果子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镇元子一听高兴坏了,立即答应了鸿钧老祖,鸿钧老祖取名为“镇园子”,意为镇守园子的童子。只是后来镇园子镇园子的叫着叫成了“镇元子”。
虽然镇元子的法力没有元始天尊的高,但实属同门。
元始天尊的徒弟玉虚十二仙、燃灯道人、云中子、南极仙翁、姜子牙、申公豹、邓华
玉虚十二门人分别是: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广成子:阐教上仙,为元始天尊的真传弟子之一,玉虚元始天尊的首席门徒,玉虚十二仙之首,法力高强,是玉虚宫中击金钟的仙人,深受元始天尊的宠爱。
赤精子:元始天尊的第三位弟子,修行于太华山的云霄洞,此人法力、根行、悟性也是绝高。法力与广成子相仿,境遇、挨打的次数也和广成子一样。个人胜算率不如广成子。
黄龙真人:元始天尊阐教门下的二代弟子,玉虚十二仙之一,坐骑为仙鹤,道场在二仙山的麻姑洞,没有徒弟。玉虚十二仙之中典型的外向型,每次会战都是早早就到。号称是四无道人,无法力、无弟子、还毫无头脑,从无胜绩,每战必败。
惧留孙:阐教上仙,玉虚元始天尊的十二弟子之一。修行于夹龙山飞云洞的道场,收有门徒土行孙,独门绝学为地行术。
太乙真人:昆仑玉虚十二上仙排名第五位,为阐教掌门元始天尊的真传弟子之一。是清微教的教主,道行高深仙法高强,修行于乾元山金光洞的道场,哪吒的授业之师。太乙真人最为护短,尤其是对哪吒尤其护短。
灵宝大法师:阐教元始天尊的门下十二上仙之一,修行于崆峒山元阳洞,悟性、根行、法力都是上乘。
文殊广法天尊:昆仑玉虚十二仙之一,太乙真人、姜子牙等的师兄。道场在五龙山云霄洞,收徒李金吒,并授意金吒下山保护师叔姜子牙。
普贤真人:阐教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上仙之一,道场是九宫山白鹤洞,宝品拥有吴钩剑、长虹锁、太极符印等,座下收有弟子木吒,坐骑为黄牙白象。与慈航道人(观世音菩萨)、文殊广法天尊(文殊菩萨)并列合称为“三大士”。
慈航道人:为阐教元始天尊弟子,后来的观世音菩萨。道教的慈航真人即是根据《封神演义》慈航道人所塑造的道教女真,又称慈航仙姑真人、慈航普度天尊、慈航普渡圆通自在天尊。
玉鼎真人: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弟子,阐教“十二上仙”之一,乃姜子牙的同门师兄,弟子是杨戬。道场在玉泉山金霞洞。镇洞之宝是“斩仙剑”。
道行天尊:阐教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上仙之一,道场是金庭山玉屋洞,门下弟子有韩毒龙、薛恶虎、韦护(韦陀菩萨),法宝为降魔杵、盛粮的宝斗等。
清虚道德真君:阐教元始天尊座下的玉虚十二仙人之一。自称炼气士,道场为青峰山紫阳洞,座下收有两名弟子:杨任、黄天化,侍童为白云童子。
燃灯道人:是紫霄宫中三千客之一,玉虚教主元始天尊的弟子之首,阐教仙人之一,是阐教的副教主,被玉虚十二仙尊为前辈导师,在阐教中地位仅次于元始天尊,同辈师弟为南极仙翁、云中子。
云中子:终南山玉柱洞的练气士,元始天尊的门人。收徒雷震子,身边侍童金霞童子,阐教里最悲天悯人的福德之仙。
南极仙翁:是阐教掌门“元始天尊”座下的主要门人之一,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全称“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居高上神霄玉清府(简称神霄玉府),为上帝之长子,神霄九宸大帝之首,同时也被奉为四御之四,执掌人间寿夭祸福,圣诞在农历五月初一。
姜子牙: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的阐教弟子之一,后被派下山辅佐明君周武王姬发反商伐纣,代理封神,推翻恶君商纣王后,奉法旨敕封三百六十五路正神,自己无福成正果,只能得享人间富贵。
申公豹:与姜子牙同拜于阐教圣人元始天尊门下,成为玉虚二代弟子之一,为姜子牙的师弟兼死对头。之后被阐教逐出师门,多次鼓动怂恿大量截教门人攻打武王与姜子牙,并私自找姜子牙麻烦,甚至加害欲治其于死地。
邓华:是玉虚宫弟子之一,阐教第二代门人,师父为元始天尊,兵器为方天画戟。与萧臻并列,辈分虽高,道术资质却一般。
元始天尊与阐教
阐教是元始天尊所创立的教派,又名昆仑教,“阐者,明也。”为阐明大道之教。掌教大老爷为老子,教主为元始天尊,副教主为燃灯道人,门下早期大弟子是南极仙翁,另有福德之仙云中子。现代网络小说《创始元灵》中道德天尊(老子)是人教的创始人。
元始天尊是鸿钧道人的二弟子,老子(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的同门师兄弟。深受师父鸿钧道人的器重。自视为“盘古正宗”。为人师表也是极其护短。教系是三教中最精英的派别。享有“奉天承运御道统,总领万仙镇八方”之美誉。玉虚宫中散仙众多,其中根行深厚者不计其数。门下弟子更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所谓贵精而不贵多,宁缺毋滥。
元始天尊的侍童白鹤童子,是元始天尊的徒孙,南极仙翁的弟子,深受元始天尊的喜爱,是第三代弟子当中的大师兄。
元始天尊的坐骑:九龙沉香辇、四不相(已送姜子牙)、八宝云光座。
九龙沉香辇以鸿蒙沉香木为车基。上采九天五彩神石、下集九幽五气玄金,吸日月星辰之精华、纳天地山河之神秀。阴阳极气流转,五行灵光游曳。辇车上有九条五爪金龙盘绕。辇车出行时,九条五爪金龙便会一齐飞出拉动辇车。
四不相是神兽坐骑,有诗曰:麟头豸尾体如龙,足踏祥光至九重。四海九洲随意遍,三山五岳霎时逢。原为阐教圣人元始天尊之骑,后赠给玉虚门下的弟子姜子牙伐纣所用。其岁数是姜子牙的师兄辈,武王伐纣时期,元始天尊敕令四不相为姜子牙的坐骑。一则是助西周大军抵御各方珍奇异兽;二则是暗中保护姜子牙。
元始天尊的法宝
封神榜:三教镇教之宝之一,由元始天尊管理,后交予门徒姜子牙代理执掌,用以分封天庭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现为天庭大帝昊天之宝。
盘古幡:元始天尊执掌的先天至宝,威力可破太极阵。鸿蒙创世此为功,混沌衍生显真雄。开天辟地造化现。盘古圣威势如虹。混元一气此为先,万劫修持合太玄。莫道此中多变化,汞铅消尽福无边。盘古幡拥有撕裂鸿蒙混沌之威、粉碎诸天时空之力、造化无极之道、统御万法奥义之功、开辟天地寰宇之能。并且能操控天地之威,攻伐、造化更是位列洪荒第一。
乾坤圈:元始天尊赠于太乙真人的镇洞之宝,金镯子,原为昆仑宝物,现为哪吒所有,至金至刚、投掷攻击、百发百中、翻江闹海、神力巨大,曾砸死东海夜叉和三龙子等敌人,在伐纣中战功显赫。
灵珠子:本贵为阐教的镇教奇宝,因奉元始天尊之命下凡伐纣,被钦点为开路先锋官,已投胎转世,成为阐教三代弟子中的哪吒,同时也为座下徒孙,由太乙真人教导,并交代其栽培呵护。
三宝玉如意:元始天尊执掌之宝,白玉如意,投掷攻击,打人天灵盖,使人失去法力。曾打死过琼霄。
三光神水:元始天尊之宝,此宝瓶中装载着“三光神水”。神水分别为“金色的日光神水、银色的月光神水、紫色的星光神水”。
宝盒:元始袖中取一盒,揭开盖丢起空中:把碧霄连人带鸟装入盒内,不一会化为血水。
打神鞭:元始天尊赐于姜子牙用以管理封神大战的伐纣之宝,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只能打封神榜上的有名者,打不得仙,打不得妖,打不得人是老套设定。曾打死过众多封神榜上之人,封神过后元始天尊欲将打神鞭收回念其有功故而不收。
杏黄旗:元始天尊赐姜子牙的护体之宝,四方旗之一,此宝的防御力极为强大:诸邪避退、万法不侵。
琉璃灯:元始天尊之物,谈经讲法 照明而用。灯内有一团"金色火焰",名唤"万灵古燚"。相传此火有探查万灵之能,不出名。
太极符印:元始天尊的法宝,抵御法术攻击的符印,后赠普贤真人。
还有很多宝物和坐骑,或赠与弟子,或存放与玉虚宫宝库中。
元始天尊的道场昆仑山、麒麟崖、玉虚宫。
元始天尊的主要成就,创立阐教、教化生灵、拟定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