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文化的形成及后世影响 - 正史文献

编辑:听风道古今

年代:春秋战国、秦朝

类别:历史剖析

背景:秦朝文化

摘要: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至今还有很多在沿用。秦文化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大时期,分别是秦族时期、秦国时期、秦朝时期,前两次大规模的文化整合是秦国统一后主题文化形态的基础。赢姓族群经过三次文化整合,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性质的秦文化,在第三次整合过程中褒贬皆有。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16日

秦朝文化的形成及后世影响 - 历史剖析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至今还有很多在沿用,接下来将详细的从三个时期、四个方面逐一介绍秦文化。

大秦、秦朝

秦文化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大时期,分别是秦族时期、秦国时期、秦朝时期。前两次大规模的文化整合是秦国统一后主题文化形态的基础。

秦族时期——第一次文化整合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赐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皁游。尔後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史记·秦本纪》

根据《史记》的记载,最早的赢姓族群分布于淮、济流域,是东夷族的分支。在经历多次迁徙后来到今陕西省关中地区,通过不断吸收各种文化,在各诸侯之间崛起。

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於霍太山。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史记·秦本纪》

夏朝末期,赢姓先祖费昌参加了商夷联军反抗夏朝统治的斗争,因立有大功而受到商王的重用。在此过程中进行了短途的迁徙,从原来的霍太山地区(今山西霍县境内)逐渐西迁。这些活动区域距离商王朝的统治中心都不远,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受到商文化的影响很大。比如贵族传统礼仪制度在秦文化中有明显的传承,在狩猎和畜牧方式上基本一致,墓葬制度也相同,宗庙制度直接承袭了商王朝的天子五庙制,以牺牲(“牺牲”在古代指的是为祭祀宰杀的牲畜)来祭祀宗庙。

祭祀宗庙

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史记·秦本纪》

西周政权建立后,因赢姓族群忠于商王朝,遭到周武王的打击。周孝王时又因与周王室有姻亲关系而受到重用,在非子(非子姓赢,西周中期人物)时期,周孝王将赢姓族群封于秦地(大致方位是现在的天水陇西县)。自此以后,秦文化在保留原有殷商文化的基础上,较大幅度的吸收了羌戎文化和西周文化,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春秋初期。

对羌戎文化的吸收融合,主要体现在与羌戎部族的征战。赢姓被封秦地之后,为了扩展本族的生存空间,多次与戎狄进行战争,过程中不断扩大秦地地盘,秦文化也在此时受到了羌戎文化的影响。

自秦襄公起,嬴姓族群因打击犬戎、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周平王将岐山以西的领地赐予赢姓族群。从此秦才成为一个诸侯国,开始“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西周初期,秦人就已经开始吸收和继承周王朝的文化了,时至秦文公十六年(前750年)基本全面继承。后来,秦国发展迅速的原因,与接受西周的文化有极大的关系。

秦国时期——第二次文化整合

春秋后期至战国初期,秦国的发展呈现衰退之势。进入战国以后,秦国东边的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变法革新,国力日渐强盛,而秦国见此情形,也决心改变。自秦孝公开始,主张引进东方各诸侯国有才之士进行变法,其中商鞅的贡献最为突出,这个阶段的文化整合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通过法令强化的方式,使得秦国的主体制度完全建构在了法家思想的基础上,从而促使秦文化完成了新的变革,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秦文化主要特征的形成。

在秦族时期和秦国时期的文化整合过程中,赢姓族群的文化必定受到外族文化的影响,过程中赢姓族群与羌、戎等游牧民族生活在共同的地域,使得后来的秦文化也具有典型的游牧文化特色。

秦朝时期——第三次文化整合

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文化逐渐形成了以法家文化为主的体系,其主要特征是:

“刻薄寡恩”、“尚首功”、“虎狼之国”、“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淮南·要略》

到战国晚期,秦文化已发展成一种极端的文化,形成了以法治为基础的严厉特征。在秦人的价值观上,功利主义的特征十分明显,与儒家提倡的重礼义道德大不相同,这也是后来秦朝早早灭亡的主要原因。

秦朝时期的文化整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四个统一、尚黑文化、祭典封禅、焚书坑儒。

四个统一指的是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辙

秦朝统一文字前后对比

殷商时期以后,文字逐渐得到普及,作为当时的官方文字——金文,虽然在形制上比较一致,但在民间的使用中存在着地域差别,这种状况严重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秦国统一后,这种状况也影响着中央集权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化过程请点击这里)。

秦朝统一货币前后对比

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和度量衡也很不统一,货币形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计算单位极不一致,换算十分困难,度量衡制度相当混乱。这主要是由于各诸侯国自铸货币、自立度量衡标准所致。秦统一中国后,灭六国龟贝宝玉之属,把货币统一分为上币和下币两种,在全国通行。上币为黄金,以镒(yì音亿)为单位,秦制二十两为一镒;下币为圆形方孔铜钱,以半两为单位。除此之外,秦始皇还把商鞅变法时制定的度量衡制度以及度量衡器作为标准器,在全国推广。大大方便了全国范围的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

书同文很好理解,车同轨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为了统一所有内容,所以车的两个轮子之间的宽度也必须一致。这种解释有点牵强,那为什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必须“车同轨”呢?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为了方便且快速的运输军需物资,在自己国内修建了“驰道”,“驰道”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国道,结构相当于现在的火车道,同样有枕木和轨道,材质都是木制,枕木的材质比较软,轨道木的材质非常坚硬,且经过防腐处理,至今被挖掘出来的保存仍然完好。当时的马车就在驰道上跑,两个车轮都卡在轨道木中,行驶起来快速且平稳。

秦朝驰道遗址

在铁路的枕木上走过的人都明白:两根枕木距离和人们的步子很不合适。一次跨一根显得步子太小,跨两根又太大,在枕木上走路既慢又很不习惯。但是经过测量却惊奇地发现,秦始皇的“轨路”,枕木之间的距离竟然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那么最后又是怎么停下来的呢?对,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有木材填充平整,就好像平路一样。马在这儿喂得饱饱的,休息得好好的。一旦需要,套上车就能飞驰,马不停蹄,所以叫“驰道”。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征战不断,丢失领地在所难免,他们为了避免领地丢失后的“驰道”被占领方利用,便将自家的驰道宽度修的与邻国驰道宽度不一致,这样即便领地丢失,邻国在短时间内也没办法使用“驰道”。所以,秦国统一六国后,为了方便运输,强制要求“车同轨”,也就是车上两个轮子之间的间距必须是六尺,不能再有其他尺寸,秦始皇统一后在全国修筑了很多条“驰道”,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等。

尚黑文化指的秦朝人喜欢黑色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采用了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以辩护秦朝的法制管理。终始五德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

秦朝的服饰

秦始皇认为自己主水德,其原因有二:一是赢姓的祖先伯益跟随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赐皂游(带有飘带的黑色旗帜) 一面,以表彰其功绩,并说:“你们的子孙定会继承你吃苦耐劳的品质,将来会有大作为的。”二是相传秦文公喜欢打猎,有一天,秦文公前往南山打猎,捕获一条黑色的大蟒,人称黑龙,主水。而被秦灭亡的周朝主火,五行中水克火。

所以,不管是王宫服饰、还是士兵的服饰、旌旗、图案均以黑色为主,甚至平民的服饰也多以黑色为主。其次,与水德相应的数字是六,所以符传长度、法冠高度各为六寸,车轨宽六尺。再有水德主刑杀,所以政治统治力求严酷,不讲究“仁恩”和“义”。

通过祭典封禅来体现自己至高无上

封禅大典

秦始皇统一后确定了一套与皇帝地位相适应的复杂的祭典以及封禅大典,择时进行活动。秦始皇在咸阳附近仿照关东诸国宫殿式样营建了许多宫殿,并于渭水之南修造富丽宏伟的阿房宫。咸阳宫殿布局取法于天上的紫微宫,俨然是人间上帝的居处,天下一统的象征。秦始皇还在骊山预建陵寝,墓室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他采取这些措施,和他采用皇帝的名号一样,是要表示他在人间的权力与上帝在天上的权力相当,从而向臣民灌输皇权神秘的观念。皇权神秘观念,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基础。这种方法在后来的朝代中一直被沿用,即每个朝代的开创者都会给自己加上神秘的来历和出身,神话自己,以加强皇权的统治效果。比如,皇帝都自称天子,天帝之子,在人间自己最大。

焚书坑儒的目的是进行思想和政治的统一

焚书是秦朝为国家的政权安定统一做出的政治决策,除对民生以及执政所需要的书籍进行保留外,其他的关于《诗》、《书》、百家语等都进行了销毁,敢有私藏或者偶语者弃市(古代的一种死刑),以古非今者族(“族”指满门抄斩),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坑儒

自古以来帝王们对长生不老都有执着的追求,秦始皇更甚,他安排方士卢生等人求取仙道,经过多次求仙并没有结果,卢生等人害怕被处罚而出逃。于是秦始皇派人追击,途中得知这些方士对秦始皇有诽谤之言,加上当时的官府刑法苛刻,农民苦不堪言,不管是方士还是儒生都对当朝有所非议。秦始皇大怒,下令搜捕咸阳城内的方士和儒生,在后来的审问过程中,由于这些人贪生怕死而相互告发,最终共有四百六十余人受到牵连,全部坑杀,史称“坑儒”。

秦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赢姓族群经过三次文化整合,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性质的秦文化,在第三次整合过程中褒贬皆有。

秦始皇统一文字这项举措,推动了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稳定统一后的秦国,同时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提高了人们的认知。秦始皇统一文字不仅仅只是统一,还为了方便书写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从甲骨文到我们现在使用的方块字的演化,秦朝期间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焚书坑儒

尚黑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大,自秦朝以来,至清朝末期,每个朝代的官服在颜色和花纹上都有自己的特征,这些都是当朝权利的象征。而民间服饰的特色,也代表着民族信仰。

焚书坑儒这件事在现在看来,确实过大于功。不过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也许存在着一定的正面意义,如果统一后的秦国没有这些举措,那是不是会在不久的将来又四分五裂,而出现同样的诸侯割据局面,然后诸侯之间你挣我夺,最终战争不断死伤无数。也许?没有也许,历史不会重来,但总会惊人的相似,清朝乾隆皇帝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也进行了“焚书”事件,焚书总数高达1.3万部,销毁71万卷。虽然《四库全书》对后世有很大正面的影响,但真正编纂该书的目的是推行文化专制主义,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乾隆皇帝的焚书是为了巩固爱新觉罗氏的皇权,而秦始皇的焚书更多的是防止统一后的中国再次分裂,相比不难看出,秦始皇所考虑的更趋向于“大义”,虽然手段过于极端残忍。

每个阶段的人类文明发展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非常渺小,每一次大的突飞猛进都伴随着“牺牲”。比如近代的“工业革命”进程对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资本主义的资本家在原始积累时充满的“血腥味道”,阶级分化、贫富分化、资本侵入政治,使拜金主义盛行,为了利益肆意捕杀珍惜动物,何尝不是一种“残忍”?再比如现在的网络时代,给我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在一点一点蚕食我们的“时间”,会不会经常感觉到时间不够用,时间不知道浪费到什么地方了?信息科技千方百计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最后又把我们的注意力“支离分解”。在互联网浸泡着的很多人,思路就象跳来跳去的猴子,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但是脑袋里的想法越多,就越难抵制诱惑,去专注和执着于一个目标。现在的社会,80%的人生活在20%的人创造的无形“牢笼”中,很少有人能从中挣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摧残”。

最后,“听风道古今”想说:历史之所以叫历史,是因为它已经过去,不能改变。但是,它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要从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认知,这才是历史给我们带来的真正意义,正所谓“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就是这个意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