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习俗的前世今生 - 文化传承

编辑:听风道古今

年代:上古时期至现在

类别:文化传承

背景:华夏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

摘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关于爆竹最早的中国文献记录是,西汉辞赋家、文学家东方朔撰写的《神异经》中: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挂熚,而山魈惊惮。这是关于爆竹最早的文献记载,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在西汉时期的人们就已经形成了燃放爆竹的习俗了。再有就是南北朝时期杜公瞻所作的《荆楚岁时记》,记录中国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03日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习俗的前世今生 - 文化传承

宋代春节景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大致意思是:噼噼啪啪作响的爆竹声中,这一年也接近尾声即将过去;即将迎来明年的春风,家家户户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千家万户的人们一直这样持续到第二天的太阳升起,他们又把去年的桃符取下换上崭新的桃符。

此诗成于王安石刚刚拜相时。为了摆脱大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东、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当时的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随即王安石上书主张变法。第二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春节,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摄取了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其中的生活细节描写的特别清晰: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春节为什么要燃放爆竹的传说

传说一

既然是传说,那一定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凶猛异常的怪兽叫“夕”,这个怪兽有一种癖好,就是每逢年关才出来,出来之后就伤人害畜。就连灶王爷都对付不了它,但是灶王爷有后台呀,于是乎,上天去请来一位叫“年”的童子。这个童子不得了,法力无边,来到人间定睛一看,这“夕”兽的弱点便了然于胸,于是,神童用红色绸缎和点燃的竹竿便轻易地消灭了“夕”兽。后来,老百姓为了感念这位神童,便把腊月最后一天叫“除夕”,正月第一天叫“过年”。百姓们买不起红绸,所以用红纸代替,张贴在门口两侧,加上燃烧的竹子,除夕晚上用来驱逐“夕”兽。

传说二

为了体现文采,这个传说的开头就用“相传“,在中国古代(记住,是中国的古代,不是其他国家),有一种非常可怕的怪兽叫“年”,又名“夕”,头生一触角,利齿凶牙,常年居住在深海,每到腊月三十这一天便会上岸,吞噬家畜伤害百姓。当时的百姓并不知道如何对付年兽,俗话说打不过躲得过,于是每逢年三十,大家都携幼扶老往深山里面逃,好躲避灾祸。

后来,又到了腊月三十这一天,桃花村的人正在扶老携幼地逃跑呢,忽然村外来了一位乞讨的老人,衣衫褴褛,手持拐杖,肩背囊袋,但他鹤发童颜、双目若朗星。此时桃花村的人都在忙着收拾行囊,牵牛赶羊呢,到处都是人喊马嘶,好不慌乱,没有人会关心这位乞讨的老人。不过好人还是有的,一位老婆婆看他可怜,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赶快进山躲避凶兽。只见那老者轻抚胡须笑着说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呆上一夜,定让那凶兽有来无回。”老婆婆虽有惊异,但还是劝说老者上山躲避,然而,老者却笑而不语,婆婆只好不在多管,上山避难去了。

驱逐年兽的情景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随着明月升至中天,“年”兽果然如期而至,不过它发现村里的景象与往年略有不同,其中一户灯火通明。于是,“年”兽便朝着这家奔去,奔到门口时只见门贴大红纸,大门虚掩,“年”兽不自觉浑身一哆嗦,不过并不影响它狂叫着夺门而入。刚一进门,便听见院内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此时“年”兽浑身战栗,竟不能移动半步,随后从屋内出来以为老者,身着红袍,对着“年”兽哈哈大笑道:“还不束手!”“年”兽定睛一看,大惊失色,晃神片刻掉头就跑,那个狼狈之像不可言喻。

第二天天亮之后,桃花村的村民们陆陆续续地回到了自家,发现并没有往年破乱不堪的现象,这时的婆婆所有所思,也大步回到自家,看到门口的红纸和院内没有燃尽的竹竿依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后,恍然大悟。婆婆赶快奔走乡里,向乡亲们转告乞讨老人的许诺,村民们都争先恐后的赶往婆婆家一看究竟,只见屋内还有几根红蜡烛没有燃尽而散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村民们为了庆贺,纷纷穿新衣戴新帽,到远处的亲戚家中奔走相告。再后来广为流传,每逢腊月三十便家家张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就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关于爆竹的追踪溯源

最早的中国文献记录是,西汉辞赋家、文学家东方朔撰写的《神异经》中: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挂熚,而山魈惊惮。这是关于爆竹最早的文献记载,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在西汉时期的人们就已经形成了燃放爆竹的习俗了。

再有就是南北朝时期杜公瞻所作的《荆楚岁时记》,记录中国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其中关于爆竹的原文是: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工具。

古人让放爆竹的水墨画

根据《神异经》的记载,中国古时候,人们经常露宿深山,晚上要点起篝火,一是为了取暖和煮食;二是为了驱逐野兽。然而,有一些野兽对于火光并不害怕,但对于突然的炸裂声响特别惧怕,古人为了对付这种野兽,就在篝火中加入竹竿,竹竿高温时会产生可燃气体,这些可燃气体产生的瞬间被点燃,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来驱使凶兽远离。这种惧怕突然响声的凶兽身上携带瘟疫的可能性非常大,古代说的寒热病就是瘟疫,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凶兽远离人们,自然而然的发生瘟疫的可能性就小了。到后来用火药制作炮竹,能发出更大的响声,就代替了原始的燃烧竹竿。而火药中成分比较多的是硫磺,硫磺燃烧后产生的烟雾具备杀菌消毒的作用,这也是在初唐时期,瘟疫四起之时,一个叫李畋的人用硝石装在竹筒之中,点燃爆炸后产生浓烈的烟雾,用于驱散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的原因。后人为了纪念李畋,都尊捧他为鞭炮的祖师爷。

关于李畋与炮竹还有一个传说

唐朝的李世民时期有个宰相叫魏征,据说他权利非常大,叫“日管人间,夜辖阴曹”。一天,一个掌管八条河流的龙王——泾河龙王,犯了天条,被玉帝判处死罪,玉帝命令魏征执行。而当时正直酷暑,魏征昏昏入睡后开始斩杀泾河龙王,因为龙王的发力太大,把魏征累的大汗淋漓也未能斩杀,恰好在此时,李世民看到魏征睡觉都大汗淋漓,于是帮他扇扇。这么三扇两不扇的,魏征还终于把泾河龙王给斩杀了。泾河龙王到了阴曹地府怪罪李世民,经常在夜间出来兴风作浪,侵扰李世民,闹的李世民夜夜不得安宁,后来派了一身正气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恭守在李世民的寝宫门口。果然奏效,李世民得以安睡,这可苦了两位大将。危难之际,李畋想到一个办法,用小竹筒内装些硝磺,点燃爆响,驱散邪魅。邪魅是吓跑了,可李世民每天夜里被炮竹响声吵的还是睡不着。后来有人提议,将秦叔宝、尉迟恭的画像张贴在寝宫门口,用于震慑邪魅,果然也很奏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春联、门对大多都是秦叔宝、尉迟恭画像的原因。

华夏文明的传承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目前除了中华文明以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全部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销声匿迹了,印度国虽然存在,但已经不是当初的印度古国。而如今的中国,对中医的摒弃,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使小编感觉到非常危机。

2009年07月31日,韩国将古代医药学著作《东医宝鉴》申遗成功;
东医宝鉴是韩国向中医学习之后,收录中国医学知识得来的。主要纂辑自中国古代医书如《素问》《灵枢》《伤寒论》、《证类本草》、《圣济总录》、《直指方》、《世医得效方》、《医学正传》、《古今医鉴》、《医学入门》、《万病回春》、《医学纲目》等80多种。
2013年12月05日韩国泡菜“申遗”成功;
2020年12月16日韩国将“元宵节”改为“燃灯会”申遗成功,更可气的是日本竟然怒了;
端午祭,已经被韩国申遗成功;
诞生于古老中国的拔河,也被韩国申遗成功了;
儒学书院被韩国申遗成功;
暖炕(中国的古代的床),也被韩国申遗成功了;
针灸有没有被韩国申遗成功,目前尚不明确;
汉服改名为韩服正在申遗;
汉字韩国拿去申遗,据说被联合国骂回来了;
太极,差一点被韩国给抢了;
摔跤,被韩国申遗成功;
海女(中国和日本沿海居民的文化),韩国给申遗成功;
猎鹰(中国古代驯服雄鹰的文化,如今很少有人知道),韩国申遗成功;
麻织(中国古代的麻草编制文化),韩国申遗成功;
韩国传统武术(中国武术),韩国申遗成功;
灵山斋(是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被韩国申遗成功;
宫廷礼乐(中国古代的编钟),被韩国申遗成功;
活字印刷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被韩国申遗成功;
木结构建筑(中国的榫卯结构),被韩国申遗成功;
笙(中国传统乐器),被韩国申遗成功;
风水,差一点被韩国申遗成功,被中国风水大师给挡住了;
板索里(中国的快板、评书、京韵大鼓、相声、京剧和天桥把式),韩国申遗成功;
中国结,好像也被韩国拿去申遗了,具体成功没不知道,下一个不知道会不会是刺绣,李时珍,书法,中国古画,香囊。

东医宝鉴

最近的韩国又开始对春节让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习俗动手了,相比较前两次的申遗成功,中国网友都义愤填膺,如今针对春节让放烟花申遗一事,很多网友表示:让人家申吧,反正咱也不要。

中国传统文化,华夏传统文化,小编作为一个华夏子孙,只能通过记录的方式,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进一点绵薄之力,希望华夏同胞多了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后代子孙多保留一些传承。

0